當全球經濟前景尚不明朗時,中國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已帶給世界一個驚喜: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9%,觸底回升態勢明顯。分析人士普遍將這一轉變歸功于中國政府去年四季度以來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并預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第二季度的GDP增幅意味著19%的年化環比增長,這種增長力度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他認為其主因是政府持續維持刺激經濟增長政策態勢,使數萬億財政刺激方案和擴張性貨幣信貸政策的真實效果得以加速實現。
多年來,中國經濟主要由外貿、投資和消費這“三駕馬車”拉動,但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導致中國出口受挫,結束了長達5年的兩位數經濟增長。去年全年增長率降到了9%,第四季度降到了6.8%,而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繼續放緩,降到十年來最低季度增幅6.1%。
在外部環境無法控制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攬子刺激計劃,試圖通過刺激投資和消費這兩駕馬車,來支撐中國經濟發展。這些政策包括兩年內實現四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計劃、結構性減稅、消費補貼等。
最近出爐的200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徹底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的下跌趨勢,進入回升通道,走出了一根人們通常用于代表微笑的曲線。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達7.9%,環比提高1.8個百分點。
在上半年GDP增長的三大需求中,投資的貢獻率最高,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第二是最終消費,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而凈出口下拉GDP增長2.9個百分點。
其它一些指標也表現出向好趨勢。樓市和股市快速回暖,用電量發電量開始正增長,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持續上升,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工業增加值重返兩位數增長,外商直接投資加快,物價指數下降趨勢減緩,財政收入開始正增長,出口下降幅度收窄等。
對于諸多回暖現象,銀河證券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增長主要還是投資支持的,這一點比較明顯,也是政策效應的顯現。政府采取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是正確的,它可以迅速穩定增長,恢復信心。
王慶認為各國在危機爆發后所采取的政策不同,反應的力量和速度差異很大,從而導致了各自在危機后復蘇格局的不同,中國恰好是一個適當的例子。中國政府積極的政策反應將中國“強健的資產負債表”變成了“漂亮的利潤表”,從而使中國有別于那些金融系統癱瘓或由于財政或外部收支不良而無法采取強勁的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的國家。
他說,評判政策是否成功需要現實的比較,目前的現實是中國沒有出現經濟大蕭條,沒有出現大規模企業倒閉和大量失業,這就證明政策是成功的。
農民工就業歷來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介紹說,二季度末,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比一季度增加了378萬人,增長2.6%。2009年上半年的就業壓力與2008年下半年相比明顯下降。
王慶說中國的快速增長提振了人們的信心。中國企業、產業的復蘇引起資源價格上升,有利于資源出口國的經濟復蘇。同時,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政府承諾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于國際和國內的金融穩定。
國際組織也積極看待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紛紛調高對中國2009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國外媒體也認可中國的刺激政策,德國《焦點》周刊6月發表文章指出,在與金融危機的戰斗中,社會主義中國正成為世界經濟學家們眼中的“成功榜樣”。
中國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對于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多數專家也持樂觀態度。王慶說,考慮到上半年取得的成績,中國經濟將在今年剩余幾個月里繼續呈現漸進、穩定的復蘇,中國經濟今年“保八”沒有問題,而且有“沖九”的實力。
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兼香港及中國策略師婁剛表示,中國經濟下半年的增長狀態已經確定,只要中國政府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下半年發生反復的可能性比較小。
專家們普遍認為,保持當前政策的穩定至關重要。
“我不建議過早調整目前的政策,因為還有不確定因素,出口和私人投資還很弱,還需要政策支持。在實體經濟未完全恢復前,過早改變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導致經濟二次下行的風險。”王慶說。
“如果滿分10分,我會給中國政府在應對危機采取的措施打9分。”王慶說。
專家認為,另外一分將來如何取得甚為關鍵。中國政府需要更靈活更有力的政策來調整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成功做到政府承諾的將“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促民生”有機結合起來。(來源:新華網)